我不矮!我只是骨架短—Kevin Hart

加恩
Dec 16, 2020

--

這是一篇介紹 Stand-up Comedy(站立喜劇/單口喜劇/脫口秀)喜劇演員的文章。脫口秀蓬勃發展的同時,大眾對喜劇演員的認知似乎仍然停留在「講笑話」的階段。喜劇遠遠不只是逗人發笑而已。喜劇演員的故事充滿張力與戲劇,光談論他們的人生就充滿趣味。希望你喜歡。

說到Kevin Hart,可能是台灣僅次於Louis CK最容易被提起的名字。你可能也看過他:矮個子身材,大幅度橫跨左右舞台的肢體動作與豐富到爆表的臉部表情,用麥克風演示著他爸在別人喪禮上露老二的故事。

Kevin Hart的風格可以說是適合闔家觀賞,不需太過燒腦即可抓到笑點的表演,內容大多圍繞在他自己的身高缺陷、家庭與自己想當個男人但常常被看不起的笑話。若以「觀點、寫本、演出」的喜劇三面向分析來看Kevin Hart,他可以說是專精「演出」這一塊。

有人說 “ A comedian tells funny things, but a comic tells things funny”,Kevin Hart具有將平淡無奇的觀點(ex:「我矮」)與還不錯的口語腳本完美詮釋成為優質喜劇的技能。(ex:「我他媽不矮!我只是骨架短!」+動作動作動作)

而這樣的魅力,據說最早是在鞋店裡培養的。

我知道所有人類關於球鞋的知識,所以你走進店裡,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你需要什麼,你的問題在哪裡。是你的橫足弓?你的脛骨?你是足內旋還是外旋?你要的是EVA厚底?還是PU底?我全部都知道。我甚至可以賣靴子給慢跑者!我他X賣爆,我跟他說這雙靴子有Wifi,你插你的USB進去它還會發亮…」(影片

他賣鞋子靠的是拼命三郎的態度大量累積知識,以及迷倒人不用錢的個性。在Howard Stern電台上面他曾說到,這份工作其中一個迷人之處,就是能靠他的個性釣到各式各樣的妹子。

台上的他充滿喜感,台下的他對人生認真的態度可以說先屌打美國一半的激勵講師(Motivational Speaker),常上Joe Rogan Podcast的他談起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正能量,而這點在喜劇演員常常擺出一副爛個性的特點剛好相反。

不論拍片趕場或者準備專輯,他早上五點起床到健身房報到,一週6次,以循環訓練打造肌肉同時減少脂肪,他自己曾說體脂是他對鬆懈程度的唯一指標,一但六塊肌不見了,他就會開始對自己特別嚴苛。看看他一天的課表:

禮拜一:手臂與核心肌肉
1. 拉單槓:五下三組
2. 深蹲:十下三組
3. 伏地挺身:15下三組
4. 胸推:12, 10, 8, 5, 3下各一組
5. 三頭肌下拉:10下三組
6. 斜體啞鈴胸推:10下三組
7. 啞鈴過頭伸展:10下三組
8. 啞鈴飛鳥:10下三組
9. 屈臂支撐:三組至力竭
10. 負重棒式:60秒三組

而這還只是週一。

充滿正能量、喜劇界收入最高的巨星Kevin Hart,也擁有典型的出身卑微故事。就如同許多美國黑人的家境,Kevin Hart爸爸吸古柯鹼成癮,時常進出監獄,單親媽媽一手扶養他長大。

他爸從來沒有對他道歉過。但Kevin Hart說,他爸

Kevin他媽也是個奇人。在大學當統計學教授,是個聰明人。關於他媽有個奇聞軼事是這樣的:Kevin的大學之路並不順遂,他在進了美國頂尖學府之一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但只唸了兩年就轉學到一般的社區大學,隨後只唸了兩週就輟學了。輟學後他跑去做鞋店銷售員,他媽給他一年的時間去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而這段時間他媽也偷偷地用她自己在幫助Kevin Hart。有一陣子Kevin兩個月繳不出房租,快要被趕到街上了,他向他媽求助。而他媽跟他說:「你有記得讀聖經嗎凱文?先去讀聖經,我們再來談錢的事。」

凱文心裡只想,拎北都要流落街頭,看三小聖經。又過了一個月,這時凱文依然遲繳房租,即將面臨驅離的命運,他再次向媽媽求助,媽媽依然跟他說「先去看聖經,再來談錢」

被趕出租屋處的當天,他絕望地在客廳流淚,看著那本聖經他走投無路,他覺得唯一能做只剩下向神禱告了。於是他打開那本媽媽送他的聖經,隨著書頁滑落下來的,是七個月份的房租支票。(他曾在康納秀上談論這段往事

Kevin打電話跟他媽說「媽,我知道你的用意了,你把支票放在聖經裡面。」
媽媽跟他說:「所以你讀聖經了嗎?」
Kevin:「沒有。但我拿到錢了。」

(其實媽媽在聖經裡面藏錢是美國90年代流行的都市傳奇,甚至是常見的做法,類似的故事Anthony Jeselnik採樣寫作成笑話,也因此有許多人懷疑Kevin Hart這故事的真實性。類比於台灣有點像是民國初年流行的「白飯梅子便當裡面藏著一根雞腿」的勵志故事。)

最早在美國費城以「小凱雜種」(Lil’ Kev the Bastard)上台初嚐喜劇,一開始Kevin Hart試圖模仿當時爆紅的喜劇演員Chris Tucker(記得嗎?尖峰時刻,跟成龍打來打去的老黑),但結果並不成功。

「我想模仿所有人,我一知半解,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他說。Kevin Hart的喜劇上手之路一點也不順遂,不只被噓下台N次,甚至還被台下觀眾丟過炸雞(打賞?)

類似這樣的掙扎持續了一陣子,直到Kevin開始往內心挖掘笑料,不再模仿他人的笑話。當年他的喜劇導師Keith Robinson回憶道,Kevin曾經在Laff House俱樂部表演兩場

「第一場他砸了,第二場他殺爆。但第一場的表現其實比較好,因為他比較像他自己。」
「會帶你走更遠的笑話永遠是你從內心挖出來的笑話,但這不容易,你一定會難笑。但與其講所有人都會講的笑話難笑,不如講屬於自己的笑話難笑。」(紐約時報

他哥哥(左)Kevin Hart(中)他老爸(右)

而後Kevin Hart熬了幾年後在一場演出(?)爆紅,他趁勝追擊推出人生第一場專場《I’m a Grown Little Man》,而後幾乎是每年就推出一小時的專場:2010 《Seirously Funny》、2011《Laugh At My Pain》、2013 《Let Me Explain》,後兩者同步在電影院上映,據說2011年那場創下總收入一千五百萬美金的紀錄,是當年全美國收入最高的脫口秀演出。

沒錯,他不只辦表演,他把表演錄起來賣給電影製作公司在電影院上映。狂吧。這樣搞還不紅爆?但光這樣還不夠,他用盡各種奇招行銷自己,他曾花錢開發自己的手遊 “Little Jumping man” 並且在遊戲內導流到他的FB、推特、YT。(還有呢?)他對於行銷的用心,也讓他Kevin Hart成為美國海外最多人知曉的脫口秀巨星。 (關於Kevin Hart如何行銷自己根本是大師級的操作,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來聊)

人紅是非多,進入美國演藝圈主流之後他也慢慢捲入了表面光鮮亮麗的暗潮洶湧之中。

不過這就是下一篇文章的議題了

--

--

加恩
加恩

Written by 加恩

💡 我是一位喜劇演員。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