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做出安樂死的決定?

加恩
Mar 17, 2022

--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歐嘎的幸福著想,這是你我共同的地方。

只是,對於「什麼是優質的狗生?」這個問題,我們與大眾有不同的想法。

您若有興趣,可以聽聽看我們是怎麼做出「安樂死歐嘎」這個決定的。

歐嘎來我們家的脈絡,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上一篇急於回應眾多網友留言因此並沒有講得非常清楚,請理解我們需要一點時間沈澱,讓我們重新把「為何做出安樂死決定」說清楚。

從「親人親狗」到「見人就咬」

2021/10月,歐嘎來到我們家,當時救援小組夥伴表示他「親人親狗」,被惡意通報攻擊抓進了收容所,雖然我們未來正規劃要去美國長住,夥伴仍然希望委託我們中途到出國前轉移去已找好的付費中途。於是我們就接手了。

接到他後,我們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歐嘎對路人路狗有極強攻擊性(看見就咬),與我們自己的狗隨時會激烈追逐,很快演變成真幹架。我們空出一間房間給他獨自適應環境,並且找訓練師A配合。

但是家裡毛孩仍然與歐嘎互相都製造許多壓力,我們也意會到中途難度,考慮自費移轉至訓練師B的付費中途,由訓練師B接手。A與B皆為ABRA訓練師,並無劇烈改變訓練方法。

2021/12月,訓練師B中途轉移失敗,進度回歸原點。歐嘎與家裡毛孩頻起衝突,因此由忍媽帶去娘家獨自照顧(只有一位室友同住,無狗,地點公園多比較清幽,半夜帶歐嘎散步時可以比較放鬆)。

兩週後又發生攻擊事件,歐嘎在床上狠咬忍媽,多處齒痕深且為撕裂傷。因為情節嚴重,我們考慮安樂死的可能。尋求獸醫A評估後(一般獸醫院非行為獸醫),獸醫建議我們做精神治療,於是歐嘎開始進行療程。

精神評估與治療

2022/1月,忍媽開始上ABRA戴更基醫師的訓犬課程,同時我們認為歐嘎需要比一般獸醫更進一步的照顧,因此與「會思考的狗」合作治療歐嘎。

能夠治療精神疾病的獸醫叫做「行為獸醫」,目前在台灣是尚未成熟的領域,能選擇的醫療資源極為有限,正向訓練流派的行為獸醫主要有兩家:「會思考的狗」,以及由戴更基醫師主持的大敦獸醫院。

為什麼不給戴醫師治療?因為戴醫師不做出診,醫院在台中。歐嘎雖然經過訓練很喜歡搭車,但不一定能夠承受來回六小時的壓力,萬一在高速公路上失控暴走了,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我們開始與「會思考的狗」獸醫合作。而在戴更基醫師的課堂上,歐嘎也時常作為課堂範例討論。歐嘎的治療過程,實質上是由會思考的狗主治,並且參考戴醫師的意見。

也許有些人會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但我們認為人類得癌症都會找不同醫師交叉諮詢,沒有道理治療歐嘎不這樣做。

評估後,與我們合作的獸醫都一致認為:歐嘎的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療的,但前提是要由「主人」進行。我們現在可以做暫時性治療,但經過轉移過程後歐嘎要重新對人類培養信任,治療效果很可能歸零。

於是我們一邊進行暫時性的治療,一邊等待主人出現。不過,隨著我們確定歐嘎需要極高的送養條件,我們發現問題不是教化可能性,而是送養可能性

極高難度的送養條件

歐嘎並不是普通的狗,他對環境變化高度敏感,也可能因為這樣的天性,在他流浪時產生嚴重的創傷。

獸醫鑑定歐嘎最主要的精神症狀是Impulse Control,講白話文就是「無法控制衝動」,只要稍微感知到壓力就會直接攻擊,且壓力來源可以是任何事情。例如就在這一週,忍爸摸他的頭(平常都很喜歡被摸的)就被追殺狂咬了。

歐嘎對路人路狗都具高攻擊性,附帶極強的地域性,與忍爸同住的室友必須配合歐嘎課表,當歐嘎在客廳時,他就必須關在房裡以免危險。

這意味著,歐嘎需要的環境管理條件非常之高:無動物環境、飼主須有意願承擔咬傷風險,具備耐心、照顧攻擊犬經驗、時間為歐嘎進行治療,且居住環境成員單純,地點空曠非鬧區。

歐嘎就算能夠克服轉移過程重新對人類建立信任,也會有非常高的機率發生攻擊事件,領養人必須要能夠接受這點不退養。而且送養後,主人也必須願意負擔高額的行為治療費用。

而且因為歐嘎難親近人,萬一領養人發生意外,沒有第二照顧者的話,歐嘎馬上面臨被送回收容所的命運。因此最理想的情況下,我們要找到「成員單純,但有第二照顧者」的家庭環境。

這在當時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有經驗的飼主家裡通常有狗,沒有狗的人通常沒有意願養一隻隨時可能攻擊自己的狗在家裡,並且負擔行為治療費用。

因此我們對送養可能性感到絕望。

陷入死局

面對極高送養難度,我們剩下的選項是:收容所、狗園、放生、下一個中途或自己收編。

送回早已超載的收容所或狗園,攻擊性犬隻的下場不外乎被狗群咬死,或者關籠一輩子,活在被囚禁的恐懼與焦慮裡頭。我們不認為這是負責任的作法。

放生不是選項,歐嘎的攻擊性會造成路人小孩的危險。

下一個中途?也許可以,但要到哪裡找到無狗、散步環境適合的中途?且就算找到了,以歐嘎之前轉移付費訓練師中途失敗的案例,轉移是否成功也是問號。

就算成功轉移到下一個中途,歐嘎還可以再轉移一次,再次重新相信下一個人類嗎?最後如果失敗了,歐嘎一樣回到收容所,在痛苦中度過下半輩子。

把歐嘎送到下一個中途並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解決。

最後選擇只剩下:自己收編。但這意味著,我們的毛孩下半輩子要與我們共同負擔精神壓力,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

毛孩不是人類,人類孩子與我們共同成長,可以學習何謂家庭的羈絆,但毛孩們永遠不會理解為何有一隻隨時可能殺了我的動物在家,這樣的緊迫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虐待。

最後的決定

收編的最後一種可能,是歐嘎繼續和忍爸生活,忍爸與忍媽從此分居,忍爸接下來十五年不與老婆、毛孩過日子。忍爸媽為了歐嘎,犧牲自己十五年的人生規劃。

於是,我們眼前的選擇是「犧牲自己的十五年人生」,或者「將歐嘎送到環境條件不符合的中途、狗園、收容所,讓高敏感的他痛苦下半輩子」。

請問,您會如何做選擇?

許多人質問我們「能力做不到憑什麼來當中途」,但試問現在有多少人能夠承擔歐嘎的困境,同時保障他和照顧者自己的生活品質?

我們並不是堅持「只要是攻擊犬就要撲殺!」,而是「如果攻擊犬無法獲得妥善照顧,高敏感的他們注定活在痛苦裡,那就應該獲得解脫」。

如果您要因為我們選擇自己十五年的人生而將歐嘎安樂死,痛罵我們自私,那我們也坦然接受:我們從不覺得自己是對的,我們剝奪了他的生命,讓他毫無選擇地離開人世。也許會下地獄,但這是盡力思辨後做出的選擇,我們願意承擔。

因為自己無法照顧,所以把歐嘎送到不適合他的狗園、收容所讓他痛苦一輩子,真的是負責任嗎?

做中途就是在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收到的狗是什麼樣的個性。我相信還有很多中途也收到了攻擊犬,同樣也必須在「自己的未來」與「攻擊犬的未來」做選擇。

我只希望我們的故事,能讓同樣面對這種困境的中途家庭有點勇氣,你們並不孤單。

安樂死絕對是最後一個選項,這是面對困境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討論熱度帶來的運氣

事情到現在有了不一樣的進展。

安樂死的選擇是當時歐嘎還沒紅,我們面對這個困境時做出的不得不的決定。

但現在歐嘎上了新聞,這個熱度也帶來非常多願意幫助歐嘎的朋友們。這點我們非常感激,也正在積極過濾適合的人選。

歐嘎還活著,目前沒有安樂死的打算,請不用擔心,感謝大家用正面或負面的方式為我們創造熱度,讓歐嘎能有機會找到領養人。

我們的原則是要讓歐嘎能夠幸福,因此篩選領養人的條件會比較嚴苛,請大家見諒。

也請您繼續分享我們的貼文,讓歐嘎有機會找到最適合的家庭。

--

--

加恩

💡 我是一位喜劇演員。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