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播客學知識,總是聽完就忘?
你是否也習慣邊運動邊聽 Podcast?
我很愛。我通常會聽知識型節目,有種大腦也跟著一起活絡筋骨的爽感。
(自從差點被槓鈴壓死之後,我就再也不聽喜劇節目了。)
但是,當兩手正握著 80 公斤的槓鈴做胸推,並不太適合拿出紙筆「做筆記」。
即便有休息空檔,調整槓片、換器材、移動…要坐下來寫東西,總是覺得很卡。
結果,變成「聽過許多大道理,卻還是記不住重點」的處境。
於是我想:是否有一種記憶法,可以讓我先在大腦中「做筆記」,晚點再到電腦前寫下來?
還真的有,而且相當簡單。
▋ 「抽象綁定具象」+「荒謬」
其實翻過幾本記憶法的書你會發現,內容都大同小異,畢竟是同一個大腦。
記憶法的核心,就是「將抽象的概念,綁定在具象的媒介上」。
且這個綁定的故事,越荒謬越有用。
例如,我曾經無聊,想要記住一台白色 Nissan 的車牌號碼 「EAD-8439」。
唯一目的,就只是想測試,運用一點記憶法,可以讓我記多久。
我為這個號碼編造的故事是:有個白人叫做 Nissan,他跟一個叫做 Ad 的葡萄牙人一起喝酒(葡萄牙文的「一起」是 “e” ),竟然喝了 8439 杯 shot。
「白人 Nissan e ad 8439 杯 shot 」-> 白色 Nissan 車牌 EAD-8439
你如果認識我就會知道,我是個連半小時前吃什麼都會忘記的男人。
這串車牌號碼,記憶竟然維持了三個月以上,到現在還沒忘記。
記憶法,有效。
(內容皆已化名處理,如有雷同請買彩券)
▋ 綁定「空間」
要把「抽象綁定具象」有許多種方法,「綁定空間」是我實測認為最有效的。
例如,你家裡的格局。
上個月某次健身,我在聽 Andrew Huberman 的播客,主題是「如何燃燒脂肪」的最新科學發現。
其中有三個重點是我想記下來的:
1. 「坐不住」的人(不斷站起身、做家事、保持活動甚至抖腳)會提高「非運動性活動產熱」(NEAT,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因此會瘦。
2. 泡冷水浴產生的肌肉顫抖,也會加速游離脂肪細胞,因此會瘦。
3. 空腹進行有氧運動,會迫使身體必須分解脂肪,因此會瘦。
而,我家的格局剛好是這樣的:
大門進去是「客廳」,往下走經過「浴室」,再往下走是「廚房」。
於是在健身房忙碌的同時,我一邊在腦海想像三個荒謬場景:
「客廳」-> 我在客廳不斷坐下站起來邊玩指尖陀螺。
「浴室」-> 我在 8 度氣溫洗了冷水澡,人濕淋淋站在浴室外面發抖
「廚房」-> 我看著空空的碗,決定開始跳繩。
就這樣,當我想要回想這個播客的重點時,我就只要想像我走過客廳、浴室外面、廚房,這三個重點就回來了。
有用嗎?真的有用。
這個播客大概是去年 12 月初聽的,距離現在一個月了,畫面仍在我的腦海裡。
▋ 其他「具象」參考點
- 身體部位
- 上下班一定會經過的街道
- 捷運站站名(每天搭的路線)
- 汽車內部配置(如果你很常開車通勤)
說起來,記憶法就是一句話:拿熟悉到不行的事物,然後創造一個「荒謬到不行的綁定故事」。
這套方法,絕對足夠幫助你在健身房的一小時記下播客內容,然後晚點到電腦前,把資訊輸出到筆記系統中。
從此,你我都可以「聽過了許多大道理,然後全部記下來了」。
超爽。
💡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信,以深度書摘總結我一週的研究成果,一起成為更聰明的智人: chiukaun.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