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跟「養成習慣」根本沒有關係

加恩
Aug 8, 2021

--

很聳動的標題吧。

我想說的是:自律也許可以幫助你養成習慣,但我最近讀到的書都指出一件事——如果你想改變你的行為(戒菸、減肥、學英文之類),「自律」其實並非必要條件。

或甚至,你以為是自律讓你成功改變行為,其實起作用的是發生在自律之後的事情。

首先先從「21」這個數字開始。這迷思真的出現太多次了。

你可能聽說過「養成好習慣需要21天」這種說法。但通常你想要往下追問時,大家只會用「國外研究吧」默默帶過,然後質疑你是否沒有堅持減肥21天,是否你需要更多的自律...

好,姑且不論「自律」是否是一個清晰可以被界定(甚至測量)的人格指標,我們來聊聊「21天」這個神奇的數字是哪裡來的。

事實上,21天這個概念是1960年代首先被提出的。60年前提出的概念,現在變成台灣健身、心靈導師口中的「新知識」,科學知識傳播之慢速每每讓我驚訝。

1950年代有位整形醫師Maxwell Maltz,他在執業經驗中發現到「接受整形的病患似乎約莫都需要21天,就可以心理上接受新的鼻子/臉頰/雙眼皮...」。這位醫師注意到自己在養成新的習慣時似乎也是需要21天,於是在1960年代Maltz在他自己的著作中也寫下了這個概念。這本書後來成為暢銷書,賣出三千多萬本。

Maltz醫師,1960年出版的心靈雞湯書《心理控制術》是Self-help書籍鼻祖之一。

因為暢銷,問題就來了。 因為21天這個數字聽起來還真有點道理,所以美國幾乎每一位主流的激勵講師(Zig Ziglar, Berian Tracy, Tony Robbins...)都提過這個數字。而當這個概念被瘋狂傳播時,大家漸漸忘記一件事:Maltz提出的僅僅是一個觀察,他本人並沒有聲稱「21天養成習慣」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結果,甚至,他認為「21天是養成習慣的最低天數」

Maltz其實說的沒錯。在2009年倫敦大學研究中,受試者要養成習慣的天數從18天到254天不等,平均值是66天

意即,如果你想要某一個好習慣可以持續,用最土炮的方法(靠意志力撐著),你至少需要撐住兩個月,這好習慣才比較有可能持續下去。

這就是為什麼你每年都戒一次煙,每一年新年目標都是減肥、鍛鍊好身材、就這樣過了10年,你發現自己反而因為工作壓力變胖了。

比用意志力蠻幹稍微高明一些的是「用邏輯說服自己產生動機」

這裡批評了一下李笑來的書(難得吧,這本網路上根本一面倒支持沒有批評),但仍然是一本乾貨啦,值得之後系列推薦。

我覺得闡述的最好的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李笑來的觀點:「把堅持的概念從你的作業系統中拿掉,用「動機」來取代。」(第三十章)

「若一件事需要極大的堅持與努力才能完成,那這件事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堅持,說明骨子裡是不願意做的啊!」

意即,李笑來認為做事情要靠「動機」。

「做一件事之前,要為這件事賦予極其重大的意義」

我也曾經非常認同這個想法,直到實際執行之後。我想要健身,於是我列舉了「健身可以為我帶來的各種好處」,然後呢? 列舉完了,相信我自己在智性上也是被說服了,然後就沒有了。之所以說比較高明一點,是因為「動機」確實是行動的關鍵。但試圖「用邏輯影響動機(情緒)」,就有些問題了。

為何?因為情緒畢竟是情緒,理智是理智。靠邏輯要激發情緒,就跟想靠意志力維持習慣兩個月一樣,不是不可能,只是真的很難。

為何明明說要減肥的人,睡前可以嗑完一整桶哈根大支?為何明知劈腿一定會被抓,還是要劈?為何明知再不戒菸,老婆就要帶著孩子回娘家永不回來,還是點起了一根又一根?

我認為李笑來說的「動機」是對的,但是「用邏輯培養動機」錯了。

因為情緒才是造成行為的核心,邏輯不是。

所以結論:「想要養成習慣,靠意志力難度很高;靠邏輯培養動機稍微好點,但也是很難」

我知道,非常潑人冷水。

就跟減肥的觀念一樣,那些口耳相傳中的心靈雞湯習慣養成術有太多太多來自阿嬤時代的觀念,就因為一兩本書不小心暢銷了,然後大家就這樣相信著。畢竟,如果做不到,心靈導師們永遠可以說「再多努力,加油,成功屬於自律/聰明的人」,而非檢討自己的方法論,把話說更清楚一些。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意志力跟邏輯都沒有用,難道改變自己就只是那些天賦異稟,自律爆棚的菁英特權嗎?」

下一講,我們就來談談這本書:

https://www.amazon.com/4-Hour-Body-Uncommon-Incredible-Superhuman/dp/0307704610

(其實有中文翻譯,只是好像沒有再版買不太到。我是直接看原文的,不知道翻譯如何。)

參考資料: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李笑來著,忘記哪家出版社

--

--

加恩
加恩

Written by 加恩

💡 我是一位喜劇演員。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