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爆紅文章的三種方法

如何讓人們愛上你的故事(#關於寫作)

加恩
Jan 11, 2024

《超速寫作》這本書,是一位創作者的「武功秘笈」。
󠀠
作者呂白不談心法、不談意義,啪啪啪的只談「選題、標題、結構、爆點、變現」,堪稱一數一的實戰派。
󠀠
其中寫到「創作爆紅文章的三種方法」,根本就是「説故事的三大套路」,在提案、企劃、拍片、播客、文案、詞曲、閒聊…等場合都可應用。
󠀠
若你時常思考怎樣說好一個故事,或者正在寫作卡關上,很值得參考看看。
󠀠
這三種方法,就是「代角色、小見大、硬組合」。
󠀠
▋ 代角色
󠀠
一個事件,必有角色。
󠀠
除了主角以外,還可以挖出各式各樣的「潛在角色」。
󠀠
例如「中國春運」,角色有「返鄉人」、「家鄉的親人」、「鐵路工作者」、「鐵路工作者的親人」、「引導工作的臨時工」、「政策負責人」…等。
󠀠
這些「潛在角色」可以無限延伸下去,唯一限制是你的想像力。
󠀠
甚至,角色不一定是人。
󠀠
Adam Sandler 有一首歌叫「My Old Chair」,就在寫他與他的舊椅子因為搬家離別有多不捨,將椅子比擬情人,用情隔兩地的視角,寫成這首歌。
󠀠
副歌的歌詞是「And I’m wondering, who’s farting in your cushion tonight…」
󠀠
(這種歌詞誰忘得掉?連結在留言)
󠀠
他/她/他們/它/牠/祂,都有其「觀點」或「關係」可以說故事。
󠀠
試著挖掘一個事件中有多少可能的角色視角,選擇一個幾乎沒有人寫過的角色描寫。
󠀠
這會讓你一出手,故事就與別人不一樣。
󠀠
▋小見大
󠀠
如何在一分鐘內描述非洲?
󠀠
這是呂白在他的寫作課上問學員的一個問題。
󠀠
呂白個人的回答是:
󠀠
「非洲的精髓都展現在非洲象身上,非洲象的身型象徵非洲大陸…」
󠀠
接著他用一分鐘將非洲的細節連結到非洲象身上一一介紹,讓人無法忘記。
󠀠
這就是「以小見大」:藉由一個極為具體的意象,連結到龐大複雜的概念,讓抽象概念得以被消化與記憶。
󠀠
前幾天我剛寫過一篇「怎樣讓播客聽過不會忘」的文章,其中說到記憶術書籍五花八門,但核心就是一個:「將抽象綁定具象」。
󠀠
「以小見大」寫作法,就是幫讀者先料理好了記憶法這點,寫出來的故事自然難以忘記。
󠀠
且,具體的意象,有很強的穿透力。
󠀠
例如,寫《我與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這類文章,一般人往往會寫出「假、大、空」:假話、大話、空話,淪為莒光園地一類的造句練習。
󠀠
但,若用家鄉親人來描寫,例如:
󠀠
「那天下了大雨,爺爺走在路上感嘆:『現在真好啊,想當年泥巴路,一下雨路上都時泥濘,人們就出不去了。現在村頭到村尾,全是柏油路,改革開放四十年,咱們村可變化不少。』」
󠀠
一個細節,把抽象的經濟改革,化為爺爺的一聲感嘆。
󠀠
這才是說故事。
󠀠
▋ 硬組合
󠀠
把相反的概念硬是湊在一起,製造反差。
󠀠
相反的概念平時不會一起出現,這時被放在一起,就讓讀者必須問:「這什麼意思?」
󠀠
於是注意力就被勾起來了。
󠀠
書中舉例:
󠀠
「七夕,我帶你去民政局看別人離婚」
「中秋節,那些永遠回不了家的人」
「沒有父親的父親節」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
有反差就有張力;有張力,才有好故事。
󠀠
重點是,這招很好用。
󠀠
要造出反差感挺簡單的,就兩個步驟:
󠀠
1. 找標籤:「七夕」象徵愛情美滿、「中秋」象徵團圓。在你想寫的事件中找到具有明確標籤的主題。
󠀠
2. 組合:找一個具有相反標籤的主題結合在一起。
󠀠
這方法尤其適用爭議事件,因為爭議中必有正反兩面元素,稍做加工即可綁定在一起。

💡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信,以深度書摘總結我一週的研究成果,一起成為更聰明的智人: chiukaun.substack.com

--

--

加恩
加恩

Written by 加恩

💡 我是一位喜劇演員。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