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傳給我一個心理測驗,好像叫做MBTI,裡面題目一大堆然後要你填完之後會告訴你是什麼人格的。
據說這個測驗還用了榮格心理原型概念,把人類心理特徵分成四個向度,再用四個英文字來將你分類,生成一個炫砲英文簡寫(ISFJ、ESTP-A…),聽著就特別帥氣,好像自己是什麼厲害的戰鬥機或鋼彈一樣
真的,炫砲,我認為MBTI之所以可以紅,一大部分來自這個英文簡寫。
不然你用注音簡寫試試看:
「嗨,我是INFP」-> (好專業,你好會分析自己歐)
「嗨,我是ㄧㄋㄈㄆ」->(請重讀國小)
英文字母跟注音,同樣是表發音,注音文殺傷力可強大許多啊。
或者上面那台鋼彈:ZGMF-X10A Freedom。
試試看改名叫「ㄗㄐㄇㄈㄔ10ㄟ自由」,我只會問這堆塑膠可不可以回收。
MBTI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MBTI的潮流是從韓國先開始的,而且跟台灣相比,他們真的很瘋。
2021 年疫情期間,韓國首爾年輕族群把 MBTI 潮流推到了極點: MBTI 問候語(早安你這個INFP)、MBTI 約會軟體、MBTI 遊戲(互動式小說)、MBTI 播放歌單(WTF),還有 MBTI 啤酒。
現在,韓國的約會軟體上幾乎三分之一的 profile 都會寫上四個英文字母描述自己。2021 年統計顯示,韓國一半人口都做過了 MBTI 心理測驗。
而就跟這世界上所有心理測驗一樣, MBTI 主要目標客群是女性,用來提升約會擇偶效率,非常符合首爾大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
看看CNN訪問的一位妹子Lee怎麼說:
「我不用去解釋我是誰,我可以就說我是ENFP(活潑且友善),然後對方就會懂我是誰,省下一堆時間。」
「這種分類方法很有用,像是我跟我男友就已經在一起超過1000天了」
等等,只有我覺得計算1000天很毛骨悚然嗎。
所以 MBTI 怎麼來的?
好,我們稍微爬梳一下這個測驗的小歷史。
1923年,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著作《心理類型》 (“Psycological Types”) 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同年,美國有一對母女 Katharine Cook Briggs (媽媽)和 Isabel Briggs Myers (女兒)接觸到這本書,從此成為榮格粉。
1926年,Katherine Briggs 在「新共和日報」(New Public)投稿文章,談論人格心理,成為美國未受過學院教育的榮格心理學KOL先鋒。
1940年代,美國大量男性上戰場打二戰,婦女進入職場接手空缺工作,就在這個時間點,Briggs 和 Meyers 推出 MBTI 人格指標測驗(The Meyer and Briggs Type Indicator),幫助沒有工作經驗的婦女選擇適合的工作。
隨後 1980 年代,MBTI 測驗受到企業招募大量使用,但也在這時候開始飽受學界批評,並於1990年代熱度退消。
即便在美國熱度退消了,MBTI 公司仍然成功地把心理學界的批評遮罩起來,以「極度準確」為文案成功行銷,推廣到世界各地,成為翻譯成數十種的心理測驗,甚至成功到讓整個韓國淪陷。
MBTI 誕生在美國的故事,對我們台灣人可能距離有點遙遠。我覺得可以稍微在地化一下,大概會像這樣的故事:
民國12年(1923),阿嬌和阿水母女倆讀了當時最新發行的榮格中文譯本(由台灣商務印書館榮譽出版),深受啟發,於是發明了「阿水嬌心理測驗」,幫助台灣婦女勞動力進入職場。這份「阿水嬌心理測驗」使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格分析,可以看出你是「水木火火」還是「土水木木」等多達 5⁴ 個類型人格。
後續「阿水嬌測驗」大紅於台灣中小企業招募部門,即便準確度受到學界許多批評,業務部門仍然積極尋找「火火水水」人格,而每位網美的自我介紹上都會寫自己是「水水」(咦)。
對,大概就像這樣。
如果你有做過 MBTI 測驗,你可能會說:「這個心理測驗看起來蠻準確的啊?學界對它有什麼批評嗎?」
我們就來聊聊,這份心理測驗受到的批評有哪些。
巴納姆效應
嘿對,有經驗的讀者一定在等這個。要靠北心理測驗,怎麼可能不提巴納姆。
1948年,有個心理學家在大學課堂上給學生做人格測驗,測驗完畢後發給每個人一個信封內裝著測驗結果,
並且要求所有人從0–5分給分判斷這個結果有多準。殊不知,每個信封裡都裝著同樣的一段話: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
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
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
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
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
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善於交際,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
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結果全班平均給分4.31,所有人都認為準爆。
幽默的是,這位心理學教授並不叫巴納姆,他叫佛瑞(Bertram Forer),
他將這個現象以美國知名馬戲團經紀人巴納姆(P. T. Barnum)命名,
因為巴納姆曾經形容自己的表演:
「每個人都會喜歡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每一分鐘都會有人上當受騙」。
不過,我認為 MBTI 測驗並不適用巴納姆效應解釋。
巴納姆效應主要的批評對象,大概是臉書上「你是哪個三國人物」那種為了賺流量跟使用者資訊的心理測驗。
但是,MBTI 好歹算是有確實分類,而這種分類又有一個最基本的區別,確實會讓受試者感覺到這份測驗非常之「神準」。